国际短信提醒是什么,国际短信提醒是什么意思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国际短信提醒是什么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国际短信提醒是什么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哪些银行的短信提醒是免费的?
截止2017年末,我国共有4000多家银行业金融机构,要统计哪些银行短信提醒免费,我估计除了人行和银监,没有一个人能统计完整。
哪些银行短信通知免费
四大行?那是不可能的,最少我从未听说过四大行免收短信通知费的,作为银行业的翘楚,四大行根本不怕竞争,收就是收,只要你想用,就只能缴纳;
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一共十二家:招商、兴业、浦发、中信、光大、平安、民生、华夏、广发、浙商、恒丰、渤海。前几家大的股份制也照样收,不过个别的小点的股份制商业银行,比如华夏、渤海确实有部分分行是免收短信通知费的。
上述两类银行的短信通知费一般在2-3元/月。虽然上述两类免收的比较少,但是广大的农商行、农信社及城商行,却有不少是免收的,以我所在城市为例,农信社及农商行都不收取短信通知费,城商行也仅象征性的收取1元。因此如果你想要免收短信通知费,去你们当地的农信社、农商行这些问问,应该有不少。
为什么这些小银行会愿意免费呢?因为这些银行一般都只在本城市才有网点,客户少,且批量的与通信商定制短信通知,价格也比较便宜,所以最终可能一个月就几万元成本,为了提高客户的体验度,就直接免费了。但四大行及股份制不行啊,全国几百上千座城市,一个城市一个月以10万元为例,1000座城市就是1个亿的成本,一年就是12亿的成本,虽然这些大银行赚的也多,但仍然是不舍得割肉。
如何都做到免费?
当然大银行虽然无法做到短信免费,但是为了提高竞争力,大银行现在都推出微信银行,你只要关注这些大银行的微信官方公众号,并绑定你的银行卡,那么账户里的每笔资金变动,银行都是通过微信信息通知你,也相当于免费了,具体如下图所示。
总结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其实即使短信通知不免费,我们也可以通过微信通知来达到免费,条条大路通罗马,能省1元是1元。
国有银行通常都收费,包括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交通银行和邮政储蓄银行,因为他们财大气粗,并不怎么重视居民消费交易。
股份银行(我国有12家,比如招商银行平安银行兴业银行等等)有些收费有些不收费,而不收费中又可分为无交易额度限制短信提醒和有交易额度限制短信提醒,比如平安银行借记卡就有500元的额度限制,只有超过500元及以上的交易才有短信提醒。
其他的银行,包括城商银行、各种村镇银行和信用社,以及纯网上银行(比如网商银行)等,其收不收费各种各样,谁都无法统计。
在这里并不能提供确切的哪家银行收不收短信提醒费,每家银行的经营策略都有所不同,甚至存在有段时间收费,有段时间不收费(促销优惠)的情况。还有你持有的是什么卡,借记卡也分普卡、金卡、白金卡和钻石卡;而持有的是信用卡也有所不同,比如平安银行***只要交易就有短信提醒。
其实呢!如今是网络社会,没有必要对短信提醒过于苛求,比如关注对应银行的公众号(基本每一家银行都有对应的公众号),每笔交易都能免费提醒,因为成本极低。而短信提醒对银行来说存在一定的成本,如果用户量多那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这也是大型商业银行不免费提供短信提醒的主要原因。
短信提醒又叫短信通知,是银行通过电信运行商向客户发送余额变动和业务办理的一项业务,因为电信运营商要收取一定的费用,银行根据自身情况和营销策略决定是否向客户收取该项费用。
要是一个个列举那些银行免费,哪些银行收费,估计会有一个很长的名单,不如把银行分个类来说。
四大行-收费
工农中建四大行,是客户最多、规模最大的四家银行,因为客户众多,不惧中小银行竞争,所以都是收费的。
此外邮政储蓄银行和交通银行,一个规模较大,一个历史悠久,有时会和四大行合称五大行,这两家也是收费的。
股份制银行-部分收费部分不收费
像招商银行、光大银行、广发银行这些规模仅次于上面那些大银行,也在全国范围内经营的银行,一般称为股份制银行,股份制银行是否收费分化比较严重,一部分收费,一部分不收费。
地方性商业银行-基本不收费
像北京银行、大连银行、吉林银行这些地方性商业银行,或者说小银行,为了跟大银行竞争,通常服务都是免费的,短信提醒也是免费的。
所以,如果你去四大行,肯定是收费的,股份制银行有可能收费有可能不收费,小银行基本不收费,如果想找不收费的银行,找当地小银行就好。
都说评论总比正文精彩,欢迎留言把你知道的不收费的银行分享,这样大家也可以更清楚的了解。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国际短信提醒是什么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国际短信提醒是什么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bwnw.com/post/31522.html